空调制冷设备、中央新风系统、冷库设计维护保养和安装销售的专业化服务

中央空调系统净化改造有哪些注意事项?

文章来源:北京同辉升旺 关键词:中央空调系统,净化改造,注意事项
中央空调系统净化改造需围绕 “净化效果、系统兼容性、安全合规、长期运维” 四大核心,避免因改造不当导致净化失效、能耗激增或安全隐患。

中央空调系统净化改造有哪些注意事项?

中央空调系统净化改造需围绕 “净化效果、系统兼容性、安全合规、长期运维” 四大核心,避免因改造不当导致净化失效、能耗激增或安全隐患。以下是分阶段的关键注意事项,覆盖改造全流程:

一、前期调研:精准匹配场景需求,避免 “过度净化” 或 “净化不足”

明确场景净化标准不同场景对空气品质要求差异极大,需先锚定核心指标,而非盲目选择高规格设备。

公共建筑(办公楼 / 商场):重点关注 PM2.5 去除率(≥90%)、TVOC 浓度(≤0.6mg/m³),无需过度追求医疗级净化;

医疗场所(门诊 / 病房):需符合《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》,如普通病房细菌总数≤500cfu/m³,手术室≤10cfu/m³,需搭配消毒装置;

工业洁净室(电子 / 制药):按 ISO 洁净度等级(如 ISO 7 级要求每立方米≥0.5μm 微粒≤352000 个),需精准匹配过滤精度。

评估原有系统基础条件改造前需摸清现有系统 “承载能力”,避免新增净化设备与原系统不兼容:

风量匹配:计算原有风机风压余量,若加装高效滤网(阻力约 150-300Pa)后,风机风压不足(如原风压仅 200Pa),会导致风量下降 30% 以上,需提前规划风机升级;

空间适配:检查机房、风管尺寸,如 UV 消毒灯需预留安装空间(灯管长度 + 散热距离),静电除尘模块需匹配风管截面积(避免风速过快影响净化效率);

湿度控制:高湿度环境(如地下车库、南方梅雨季)需先解决除湿问题,否则霉菌易在滤网 / 风管内滋生,反而降低净化效果。

二、方案设计:兼顾净化效率与系统稳定性,拒绝 “单一设备堆砌”

净化技术选型:适配污染类型,规避二次污染不同净化技术针对的污染物不同,需按需组合,同时警惕潜在风险:

颗粒物污染(PM2.5 / 粉尘):优先选 HEPA 高效滤网(H11-H13 级),避免用静电除尘(湿度>60% 易产生臭氧,浓度需≤0.05ppm);

微生物污染(细菌 / 病毒):医疗场景推荐 “HEPA 滤网 + UV-C 紫外线” 组合(UV 灯需选 254nm 波长,照射强度≥100μW/cm²,避免直射人体),公共场景可选用等离子体净化(选低臭氧机型);

化学污染(甲醛 / 异味):新装修建筑需搭配活性炭滤网(填充量≥200g/m²,3-6 个月更换一次),商场 / 食堂等异味重区域可加装光触媒装置(需配合可见光光源,避免暗反应失效)。

系统整合:避免 “净化与能耗冲突”净化改造不能以牺牲节能性为代价,需同步优化系统设计:

阻力控制:多级过滤(如 “初效 + 中效 + 高效”)总阻力需≤500Pa,若超过需升级风机(如定频风机换变频风机,提升风压 20%-30%);

气流组织优化:洁净区域(如手术室)需设计 “层流送风”(垂直 / 水平层流,风速 0.25-0.5m/s),避免涡流导致污染物沉积;非洁净区域(如走廊)采用 “上送下回”,减少死角;

新风与回风平衡:医疗传染病房需采用 “全新风 + 排风”(负压设计,避免病菌扩散),普通办公楼可适当提高新风比(从 30% 升至 40%),但需通过热回收装置(如全热交换器)降低能耗。

三、施工安装:严控质量细节,避免 “改造留隐患”

风管清洁:先除旧污,再装新设备原有风管内的积尘、霉菌是重要污染源,若不清理直接加装净化设备,会导致新滤网快速堵塞、净化效果骤降:

改造前需用高压空气(0.5MPa)吹扫风管,或采用机器人清洁(针对弯道、死角),清洁后检测风管内粉尘浓度(≤10mg/m³);

法兰接口、风阀等部位需密封(用防火密封胶),避免外界未净化空气渗入。

设备安装:精准把控参数,确保效果达标关键设备安装偏差会直接影响净化效率,需重点关注:

HEPA 滤网:安装时需贴合边框(缝隙≤0.1mm),避免 “旁通风”(可通过气溶胶检测,泄漏率需≤0.1%);

UV-C 紫外线灯:灯管需与气流方向垂直,安装距离风管内壁≥10cm,确保气流充分照射(照射时间≥1 秒);

传感器:温湿度、PM2.5 传感器需安装在回风侧(反映真实室内空气质量),避免安装在送风口(数据失真)。

安全防护:规避电气与化学风险

电气安全:UV 灯、静电除尘模块需单独回路供电,加装漏电保护(额定漏电动作电流≤30mA),避免潮湿环境短路;

化学安全:使用化学清洗剂(如风管除霉剂)时,需选用中性环保型(pH 值 6-8),避免腐蚀风管或残留有害物质。

四、验收与运维:确保长期效果,避免 “改造后失效”

验收:量化检测,拒绝 “感官判断”验收需委托第三方机构,按标准检测关键指标,而非仅靠 “闻着没味”“看着干净” 判断:

空气品质:检测 PM2.5 浓度(≤35μg/m³)、细菌总数(按场景标准)、TVOC(≤0.6mg/m³);

系统性能:检测风量(偏差≤10%)、风压(满足净化设备阻力需求)、噪声(机房≤70dB,室内≤55dB);

安全指标:检测臭氧浓度(≤0.05ppm)、电气接地电阻(≤4Ω)。

运维:建立定期维护机制,避免 “重改造轻维护”净化设备需定期维护,否则会逐渐失效,甚至成为新污染源:

滤网更换:初效滤网 1-2 个月 / 次,中效滤网 3-6 个月 / 次,高效滤网 1-2 年 / 次(可通过压差计判断,阻力超初阻力 1.5 倍时更换);

消毒设备:UV 灯每季度清洁灯管表面(灰尘会降低照射强度),使用寿命超 8000 小时需更换;等离子模块每半年清洁电极板(避免积尘导致放电效率下降);

定期检测:每季度抽检室内空气质量,每年对风管进行一次局部清洁,确保无霉菌滋生。

五、合规性:符合行业标准,避免 “违规改造”

医疗场景: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医院改造需符合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《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》,如:

传染病房空调系统需独立设置,排风需经高效过滤后排放;

手术室净化系统需通过 GMP 认证,设备选型需提供医疗行业资质证明。

公共建筑:满足环保与消防要求

净化材料(如滤网、密封胶)需选用环保型,符合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》;

风管改造需符合消防规范,如使用不燃材料(镀锌钢板、防火涂料),避免因改造破坏原有防火分区。

总之,中央空调净化改造的核心是 “按需定制、系统整合、长期保障”—— 前期精准匹配场景需求,中期兼顾净化与系统稳定性,后期通过规范运维确保效果不衰减,避免陷入 “为净化而净化” 的误区。

Copyright © 2019 北京同辉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5108281号-2